镜像世界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讲,在你创业正式开始之前,你需要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市场空间、风控能力」这4个核心维度对你的想法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因为一旦开始,就意味着你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进去,等到那个时候再发现是当初的想法错了,那一切都已经晚了。
当然,这里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即便把这些维度都想清楚了,纸上谈兵能够有胜算了,你还是有可能会失败,因为路选对了,并不意味着你能走好,在过程中还需要考验你的各种能力,执行力,你还需要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来自用户的挑剔,来自资金的压力,风险会永远存在,你一个不小心,就会让你满盘皆输...
好,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创业这事儿还真的挺难的,还是以前读书的时候轻松,对吧?读书的时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只要仔细一点,努力一点,基本上就能考出好成绩。
但是,当你离开学校,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和你在学校里的感受不一样了,比如:
l你工作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获得不到公司领导的赏识;
l你在创业之前已经把我们昨天说的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钱也融到了,你也学了很多创业的方法论,可公司最后还是倒闭了;
l你认真研究了某个公司的股票,看它的基本面、技术面,每天盯着电脑认真分析它的走势,可最后还是亏了一大笔钱…
为什么会这样?
「努力学习」和「好成绩」在毕业之后好像就不再划等号了...难道,这一切真的都是因为你的「运气」不好吗?
不是!
那是因为,你其实生活在一个「镜像世界」之中!
什么是镜像世界?
你看,有些事情,你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很高的必然性,比如说考试,跑步,你只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把要求的动作、方法做正确,你就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如果结果错了呢?那一定是你方法不对,或者是动作没做到位。
但是还有些事情呢,你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必然性很低,比如说,你想在老虎机上拉出3个7,那你应该怎么做?调整每次拉的力度?角度?还是寻找一个特定的时间?这些都没有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拉几次,因为它的结果几乎100%是靠运气的。
所以,把这两种情况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出成功的公式,那就是:成功=技能 运气
有些事情主要靠技能,跟运气没什么关系,而有些事情呢?反而是运气的成分更多一点。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事情,沿着一条横轴一字排开,越是往左边的,技能对成功的影响越大;越是往右边,运气对成功的影响就越大。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个横轴上能看到了一个左右对称的镜像世界(你点开文稿,可以看到一张图示):
1.左侧世界
我们先来看左侧世界,在左侧世界中,越靠近左侧,那么因果关系就越强。也就是说,你要达成目标主要靠技术。就是你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很强的确定性。比如你做了动作a,就能得到结果b,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测的。
比如说下棋,想要赢得比赛,基本就是靠技术,跟运气没什么关系。
而如果是踢足球,那里面就有运气成分了,球队的技术实力很重要,但是比赛时的天气,裁判的判罚尺度,球员的状态,有没有人收受贿赂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比赛的结果。
所以,足球这项运动,技术占比可能有70%,而运气的成分占30%,那么体现在这个坐标轴上呢,他的位置就是左侧靠右一点点。
2.右侧世界
我们再来看右侧世界,在右侧世界中,越往右侧,因果关系就越弱。也就是行为和结果之间没什么必然性。
比如说买股票,你发现有一家公司近期的财务报表非常好,股票交易市场上买盘也很多,交易量开始放大,股票已经连续涨了3天,你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一口气买了很多,但是没想到,刚买完股票就开始下跌了,而且这家公司的创始人突然被爆出了出轨的丑闻,股票竟然跌停了…
这就是右侧世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你有你的计划,这个世界另有计划...
所以,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是属于右侧世界的,那么左侧世界的运行法则对它就没用了!
这个就像「牛顿力学」进入了微观世界之后,它就失效了,这里的世界有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运行法则,叫做: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里,就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双缝干涉实验」,这个我们在第一课里就提到过。
在实验中,单个光子通过缝隙打到后面幕布的具体位置是不可预测的,你不能通过计算或者测量仪器提前计算出来,它是以一定的概率落在屏幕的某个区域上的。
这里的运行法则就变成了「概率」,变成了「不确定」,变成了「不可预测」…
就像掷骰子,如果你想掷出一个「6」,那么按「左侧世界」的运行法则,你就得不断的练习投掷的手法,投掷的速度,投掷的角度...但这些练习,其实都是没用的!
最好的方式是:掷六次…
你就生活在这个镜像世界中
好,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学校里,你感觉只要努力了,就会有好的成绩,可是毕业之后呢,你的努力为什么却经常换不来想要的结果了呢?
那是因为,你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以及在工作中学到的大多数理论,说的都是左侧世界的运行法则,它们告诉你努力就会有回报,勤奋就会有收获,告诉你做了a就能得到b…
但是,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你其实是生活在一个由「确定」和「不确定」互相交织着的「镜像世界」之中的。
你那套左侧世界的生存法则,在这个镜像世界里,有一部分没用了!
而且,正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镜像世界中的,所以,一旦某件事情成功了,你会觉得那都是自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特别的努力,思考的特别周全,技术动作做的特别的到位...才导致了成功。这感觉是不是很像回到了学校?因为自己勤奋好学,所以考试取得了满分!
但如果失败了呢?
你可能就会觉得,那都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是因为遇到了「不可预知」的事情,你会觉得这是个「意外」。其实潜台词就是说:「这不是我的问题,我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运气太差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运气」也许才是这个镜像世界里,真实的运行法则。
然而,你不仅生活在一个镜像世界中,同时,你还生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交织的世界里…
什么意思?
光明,就是那些你知道的事物。而黑暗,就是指那些你还不知道的事物。
但是,这个世界就不是对称的了,黑暗的部分要远远大于光明的部分,也就是你不知道的事物远比你知道的要多的多...
但是大多数人,对这点是没有意识的,也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全知道!结果就是,他们用那些仅有的认知,去理解这个世界,然后得出了一连串错误的结论,但是,却还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的,都能解释的通,比如很多的迷信活动就是这样的...
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确定与不确定」,「光明与黑暗」的这两个世界,相互叠加在一起,把整个空间分成了4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掌控域、盲域、概率域和风险域(你点开文稿,可以看到一张图示)
不同的空间具备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法则,如果你用错了法则,后果就会很严重,比如你企图在右侧的世界里找到确定的规律,或者在左侧的世界里忽略因果的关系,那结果就会很悲催...
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其实几乎都是在「掌控域」中的生存法则(也就是在坐标轴上左下角那块很小的区域),但你却要用它来面对整个世界,那这怎么可能会始终有效呢?
因此,你得重新理解这个世界,并开始学习另外三个区域内的生存法则,这样你才能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心想事成!
好,那这4个不同的区域,它们各自都有些什么样的特性,你的生存策略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这些,我们下节课再说~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3点:
1.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左右对称的镜像世界之中,左侧世界,确定性更高,成功主要靠技术;右侧世界,不确定性更高,成功主要靠运气;
2.我们还生活在一个明暗交织的世界里,光明代表你知道的事物,黑暗代表你不知道的事物,而我们不知道的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的多;
3.这2个镜像世界把整个空间分成了4个区域,分别是:掌控域、盲域、概率域和风险域,而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都是掌控域里的生存法则,却一直要用它们来面对整个世界,所以才会经常事与愿违...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看看有哪些事情是属于左侧世界的,哪些事情是属于右侧世界的,你分别用的是什么策略呢?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