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标准,要做到细分领域的数一数二。如果你自己在自己最窄的那个细分领域里边都不能做到数一数二,那你根本不能够称其为成功。
第二个标准,要能够可持续成长。今年比去年增长20%,明年比今年增长20%,可持续成长的公司是成功的公司,大起大落的公司不是成功的公司。
第三个标准,要受人尊重,要被员工所尊重,被同行所尊重,被社会所尊重。
达到这三个标准的企业是好公司。
从另外一个哲学角度讲,我们应该讲活着的公司是好公司。就像金庸在小说里边,周伯通讲的,他说「我怎么能成为天下武功第一呢?我只要熬,熬到我前面那四大高手都去世了,那我就是剩下的武功第一。」做企业也一样,死了的公司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活着的公司才可能是好公司。活着的公司里边我们如何评判一个公司的好坏,有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子是利润,这是衡量公司好坏的最硬的尺子。赚钱的公司是好公司,能够赚到大钱的公司是好公司,不赚钱的公司很可能就不是好公司。
很多创业者,尤其是早期公司的创业者,往往回避谈理论,开口闭口谈模式很性感、符合潮流,或者是美国是如何做的,欧洲是如何做的。经常去宣称赚钱不是问题,对我们来讲,我们现在不赚钱是因为我们现在不想赚钱,我们要跑马圈地,我们在做的是一件非常宏大的事,我们现在要为公司未来赚大钱做准备等等。我认为这恰恰说明他们没有能力去获取利润,甚至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取利润。在我看来,模式和趋势固然重要,但这些都是为获取利润服务的。再好的模式,再好的概念,如果最终不能获取利润,就是毫无价值的。这是由公司的定义决定的。
所谓的公司,就是盈利性的一个机构。公司就是要通过发现需求,然后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解决这些需求,获取收入、获取利润的组织。利润当然是衡量公司好坏的第一硬尺子。有利润的公司价值大,利润越高的公司价值越大。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家公司今年盈利两亿,明年可以盈利四亿,后年可以盈利八亿。你的问题一定不是说,这是不是一个好公司,或者我该不该投资,而是要问他,估值多少,贵不贵,只要不贵你就一定会去投。因为你非常清楚,这个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价值,它不可能挣到这么多的利润。它能够持续得挣到这么多的利润,并且持续得增长,一定说明它的产品和服务被非常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它解决的、它满足的是一个大众的刚性需求,那这个公司当然是有价值的。
如果一个公司还没有盈利,那我们如何去判断它有没有价值呢?我们需要判断它未来有没有可能盈利,以及有没有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盈利。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拿出第二把尺子,收入。收入越过的公司,价值越大。收入增长速度越快的公司,价值越大。
公司的每一分钱收入都是用户付出的,如果有很多用户愿意付钱给公司,那就说明有很多人需要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公司现在不赚钱,未来一定可以有赚钱的一天。
但是我们要用收入来衡量这个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收入必须是有规模的,一个不赚钱但是可以有五亿收入,明年可以有十亿的收入的这样的公司,一定有价值。一个不赚钱,今年收入五百万,明年可以收入八百万,后年收入一千五百万的公司,不一定有价值。道理很简单,既然公司已经选择了放弃利润来提供服务,如果还不能够挣到可观数量级的收入,那要么说明市场很小,要么说明你的解决用户的问题、需求,不是用户的刚需。或者你的产品不是那么有竞争力。所以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公司的尺子。
如果一个公司利润和收入都没有,那还有第三把尺子来衡量,就是用户规模,这也是衡量公司好坏的一个硬标准。用户规模大的公司是好公司,用户规模增长快并且用户有黏性的公司是好公司。反之,就不是好公司。
一个公司它的服务能够获得海量规模的用户,至少说明你的服务是有人需要的,但在关注用户规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用户黏性,没有黏性的用户群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当你免费的时候,当你做雷锋的时候,用户过来用了,但是转身他就走了,你根本没有可能也没有机会从他身上获取其他的增值收入。所以虽然用户规模很大,但是用户没有黏性,来了就走的这样的模式的公司也不是好公司。
关注用用户规模来衡量公司好坏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用户规模,理论上讲,没有五千万以上数量级的这种用户规模的公司,是不应该用用户规模这把尺子来衡量公司好坏的。只有五千万,甚至是上亿以上的规模用户,才是有价值的,而且这些用户是必须有黏性的。
海量的标准当然也应该考虑你的用户占所有潜在用户的比例,我们已经放弃了收入、放弃了利润,如果还不能让应该使用我们服务的用户中的绝大多数使用,并且高频使用,那我们其实谈不上是有价值的。
我多次强调,创业的商业本质就是要做出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方法,把这个产品源源不断地卖出去。利润、收入、用户规模这三把尺子,就是在衡量公司是否做到了这两点,如果我们做出了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了把它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我们一定是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即便我们为了长期发展,放弃眼前的利润,我们一定也应该可以获取可观的收入。
如果我们为了长期的发展,连收入也舍去,要先去累用户规模,那这样的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有合适的销售方法,一定可以让我们获得巨量的、海量的用户。这三把尺子,就是在衡量公司是否已经做出了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了把产品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这三把尺子是递进关系,符合第一把尺子利润的企业,一定是有价值的。不符合第一把尺子,符合第二把或者第三把的也是有价值的。如果这三把尺子之下都过不了关,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公司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是价值不大的,或者是至少它还没有发现让它有价值的商业模式。
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越简单越接近本质,所以作为投资人也好,作为创业者自己也好,我们与其大谈行业趋势、市场潜力、国外的对标对象或者是与其去空谈技术领先,不如直接拿这三把尺子来量一量这个公司的斤两,一目了然。
如果用这三把尺子量,公司没有斤两,那就说明我们的商业模式有问题,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我们要去把它调整。一旦我们调整到位了,我们找到了大众的刚性需求,我们做出了有人愿意花钱来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了把这个产品源源不断卖出去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形成我们规模的收入、规模的利润。一旦一个企业一年可以稳定的有数千万以上的利润,这个企业其实已经度过了它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那么这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后劲,就已经有了充足的保障。
所以作为创业者来讲,我们一定要关注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至少要关注用户规模。作为风险投资判断公司也是如此,抛开公司的用户规模、收入和利润,而去谈的所有的概念和商业模式,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作为公司来讲,你要想发展、要想活下去,你必须有利润。而你的利润是来源于你的收入。如果利润和收入都没有,那就说明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是用户所需的。这个公司起始之时,有再多的投入资本,也会坐吃山空到死去。
所以我希望我们所有的创业者,也许在对外宣传、包装自己的时候,可以开口新概念、闭口新趋势,但是当我们去经营这个公司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用户规模、收入和利润,核心是利润。在拉卡拉我们设定各个独立核算子公司的考核标准的时候,我们有三个kpi和三个重大的定性的目标。三个kpi里边一般而言第一个全部是利润,第二个是收入,第三个是一个对我们该子公司非常重要的可以量化的指标。
请相信这样一点,一个公司若能获取可观数量级的利润,并且可持续成长,它一定是在提供对消费者而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它一定已经抓住了市场的需求,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它现在是一家好公司,它未来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