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狂欢节的来历?
- 2、狂欢节由来简介 狂欢节由来介绍
- 3、平安夜,圣诞节,狂欢节是怎么来的??
- 4、狂欢节的由来
狂欢节的来历?
狂欢节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
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
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它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虽然这些节日举行的时间不尽相同,但大多数都在2、3月份举行。
扩展资料:
各国的狂欢节:
一、诺丁山狂欢节在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两天,开幕当日孩子“称王”,成人次日出演,以高潮谢幕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论服装和面具,诺丁山狂欢节如同一场奇异华丽的化装舞会;
论音乐,钢鼓乐队、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乐则是诺丁山狂欢节的灵魂。钢鼓的强烈节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着节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据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即兴改动歌词,唯有词曲幽默讽刺的本色不变。
二、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当地人说,这个节日和一段历史有关。1953年,卡斯特罗趁狂欢节敌人守卫松懈之机,率领一百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从此点燃了古巴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此期间,城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人们的”必修课”。有酒就要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狂欢节政府放五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三、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欧洲的狂欢节据说都起源于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而威尼斯狂欢节的起源则还有一说:公元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日渐强盛。
162年的初春,它战胜附近的阿奎莱亚封建城邦国,称霸一方。为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高歌欢舞,连数日不休。从此,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举行欢庆活动。
时到二百多年后的1296年,这个尊崇天主教的城邦国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把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即从2月初到3月初之间到来的四句斋的前一天开始,延续大约两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狂欢节
狂欢节由来简介 狂欢节由来介绍
1、狂欢节起源于非基督徒的节日庆典,如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一般在2、3月份举行。
2、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盛行于欧美地区。 许多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狂欢节节日,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是狂欢节的几大特色。
平安夜,圣诞节,狂欢节是怎么来的??
一、平安夜的由来:耶稣开始诞生之夜。
平安夜在每年12月24日的晚上,这天晚上,圣母玛利亚开始要生耶稣的时候,突然天空传来了轰鸣的声音,这声音被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听到了,觉得特别神奇,于是广而告之大家耶稣即将诞生的消息。
随着大家的流传,耶稣在12月24日晚上诞生的消息就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至此之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夜晚,也就有了如今的平安夜。
二、圣诞节的由来:纪念耶稣诞生之日。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末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 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三、狂欢节的由来:狂欢节起源于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
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因此该节日也就称为“狂欢节”。
一、平安夜的传统习俗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二、圣诞节的习俗
1、圣诞树
圣诞树是圣诞节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由云杉、松树、冷杉、赤松、南洋杉等针形叶树种制作而成。还会在树顶用五角星或小天使装饰,树身装饰则用各类糖果、彩灯、玩具等,还在树上悬挂或在树下堆满圣诞礼物。
2、圣诞卡
圣诞贺卡作为圣诞节礼物,在美国和欧洲非常流行。在圣诞节因为距离无法团聚的亲友,西方人会制作一张圣诞卡寄给对方,来祝对方圣诞快乐。除了圣诞卡,还会寄送家人的合影或一年来家庭成员的成就与家庭新闻。
3、圣诞袜
圣诞袜,最早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小朋友们在圣诞夜睡觉前会将袜子挂在床边,供圣诞老人在半夜从烟囱里钻进来送礼物。而父母则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将礼物塞进小朋友的袜子里。
4、圣诞帽
圣诞帽是狂欢夜必不可缺的标准配置,它是一顶红色的帽子,帽檐有一圈白色毛边,帽尖有白色的毛球。晚上戴着睡觉,第二天醒来你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些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5、烤火鸡
根据传统,烤火鸡是圣诞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在圣诞节制作的火鸡也为圣诞火鸡。火鸡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瘦肉含量很高不用担心长胖。烤火鸡时会把火鸡肚子里塞进很多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鸡皮会烤成深棕色,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6、喝红酒
在圣诞节人们会喝红酒,但在圣诞节喝红酒跟平常有所不同。会在酒中加入肉桔、葡萄干、桔仁、白糖、橘子皮等材料,之后在火上边加温边搅拌,最后再加入伏特加,口感又甜又温暖。
三、狂欢节的习俗
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会庆祝狂欢节,不过各地狂欢节日期和习俗有所不同。
1、诺丁山狂欢节
在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两天,开幕当日孩子“称王”,成人次日出演,以高潮谢幕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
2、古巴狂欢节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在此期间,城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
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人们的”必修课”。有酒就要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狂欢节政府放五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3、德国的狂欢节
复活节的前六个星期是狂欢节。狂欢节在该国主要有三个大的庆祝活动,一是科隆的“卡尔纳瓦尔联欢”,二是美因兹的“法斯特拉赫特联欢”,三是慕尼黑的“法兴联欢”。
在三天的庆祝高潮中,不少青年人都千方百计把自己打扮起来,模样越怪越好。狂欢节里,彩车组成的狂欢车马穿越大街,这是这一节日的高潮。
狂欢节的由来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原由主节一直延长到四旬节前一天,如今通常只限四旬节前几天。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
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扩展资料
狂欢节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据说巴西狂欢节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下令封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宫前举行庆祝活动。教徒们轻歌曼舞、手舞足蹈,整个罗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从此狂欢节被正式确定并在欧洲广为流传,后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
1641年,在萨尔瓦多举行了马队和花车的游行,从而开创了巴西欢度狂欢节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举行狂欢节化装舞会。到了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巴西奴隶贸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隶制的最后废除,广大黑人兴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欢节的游行大军,在非洲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跳起带有浓郁非洲风格的舞蹈。
1889年巴西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后,狂欢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桑巴舞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角。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今天这种盛况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联欢活动。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狂欢节 (西方传统节日)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