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其实不过是学会了“装”和“忍” | 初欣运营网-ag真人手机版-ag真人试玩平台

文/廖超国
关于人生的成熟,有很多种论述,比如文化学者余秋雨曾有一段很美的描述,他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涮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说的厚实,一种看很远但并不陡峭的高度”。确实说得很好,既形象又深刻。
还有人对成熟表现作了归纳,说成熟的人都有这样一些表现:处事稳重,遇事镇定;肩头有责,敢于担当;心态阳光,积极上进;不卑不亢,尊重他人;懂得反思,调整自己;重视家庭,富有亲情;性格沉稳,情绪稳定;宽容忍让,和善少言;处事得法,游仞有余;待人有艺,圆融有度。
这些说得都对,也很全面,把成熟的特点叙述的一览无余。但若要对人生的成熟作一句高度的浓缩,我以为还是这样来说更恰当简洁,所谓成熟其实不过是学会了“装”和“忍”。
人生不易,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成熟,总是在人生的经历中成长,在命运磨砺、羞辱、捶打、碾压、撕裂中成熟。当一个人被生活几次推到南墙撞回的时候,便慢慢地学会聪明起来。
人生是一部戏剧,生活就是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适时的上场演义自己的故事。人生哪有什么真正的成熟啊,无非是学会了控制自己,学会了伪装,学会了隐忍。从棱角分明到四角圆滑,从直言无忌到谨言慎行,从出生时无拘无束的发自内心的哭笑,到学会笑也分场合,到忍住不哭,到最后不让自己哭。学会了逢场作戏的表演,不想笑也要装出笑来,不想说话但也要顺应着主角,背出生活情景剧中违心的台词。特定的情境,总是演着特定的角色。语言、动作、表情一切皆为剧情服务。这便是世俗所谓的成熟。若不这样,就会被生活打压,就会继续吃生活的很多苦头。
装不仅是人生的艺术,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学会“装”,首先是学会“装傻”。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很多时候,懂得不一定说得,说得不一定做得,做得不一定成得。于是我们便慢慢地学会不说或少说,学会装傻。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最有知慧的人,常常装着傻瓜”。藏起自己的锋芒毕露,才能避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不幸;收起自己的锐气逼人,才能减少“岸堆于土水必毁之”的伤害;掩起自己的炫耀张扬,才能省去“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诋毁。我国古代的先贤早就洞察出了人性底层的弱点,嫉贤妒能,不愿别人比自己好。
网上有个段子把这种心态描绘淋漓尽致,“我与你相识一场,我希望你优秀,但最好不要比我优秀。我希望你过得好,但对不起,我受不了你比我过得好”。所以,老子告诫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其义就是那些拥有卓越才能的人往往外表上显得愚钝笨拙,和普通人毫无差别,但真正的品貌是德行深厚,明睿通理,待人接物更加谦虚和善。
更有《菜根潭》提醒人们“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做人宁愿显得愚笨,也不要彰显自己有多聪明;宁愿低调随和,也不要趾高气扬;宁愿瑕可掩玉,也不华表于人;宁愿被人视为傻,也不要被人认为精明。因为你的聪明,你的张扬,你的得意,你的凸显就是祸端的开始。“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椽子先烂”都是中国传统智慧的总结。
学会“装”,还要学会“装糊涂”。人生有两种糊涂,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事,昏昏待人,似乎有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无需学。另一种糊涂是假糊涂,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善恶对错心中有数,只是因认知不一,格局不同,看破不说破。这种糊涂就是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的糊涂。
郑板桥所说的糊涂不仅来历有趣,而且寓意深刻。当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由观看郑公碑。夜宿一老者家。老者自谦称己为“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板桥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其交谈投契甚欢。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的砚台,石质细腻,形色罕见,镂刻精美,郑板桥看后大加赞赏。老儒请郑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泼墨题写“难得糊涂”四个字。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推辞,随手写到:“得美石难,得顽石犹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难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上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条幅流传开。很多人感慨其中的哲理,把其视为人生的一种境界来追求。
郑板桥所说的糊涂,其实是一种清醒,只有饱经风霜,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才会明白其中的真谛。显然这种糊涂是装出来的糊涂。装得糊涂才会有明白的人生。
忍不仅是人生的格局,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如果说“装”可以算得上一种小智慧的话,那么“忍”则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而且是一种人生的大格局、高境界。忍一忍,春暧花开,让一让,柳暗花明。忍是一种胸怀,不是懦弱;忍是一种大度,不是卑微;忍是一种宽容,不是心机;忍是一种格局,不是一种胆劫。无论是职场社会,还是家庭亲情,忍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智慧。
俗语说的好:“事不之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终观古今,无论是圣贤,还是我们身边那些小有成就的人,无不具有“忍”的功夫。凡能忍人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者,皆能成人不能成之事。
晚清名臣曾国藩能在官场和家庭教育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他屡败屡战的性格外,更与他“打脱牙和血吞”的隐忍克制的格局和境界直接有关。他与左宗棠关系的处理就能表现他“忍”的功夫。
曾左二人同是湖南老乡。曾国藩严谨稳重,左宗棠狂放不羁。正如民国著名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对两人比较的评价“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曾国藩不仅比左宗棠年长,进入仕途也早,而且还举荐了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独当一面。如若换成别人,被人推荐,理应自谦是他的门生。可左宗棠不想在曾国藩的下面,不讲俗理,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人通信中,左宗棠对曾国藩都以兄弟相称。更有甚者,左宗棠对曾国藩总呼来喝去,常常背地里吐槽曾国藩脑筋愚笨、不会变通。听闻此言的曾国藩,却不以为然。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左宗棠在曾国藩攻破南京时,还对曾向朝庭参了他一本。后来,当左宗棠带兵平定新疆时,曾国藩依然不计前嫌,倾尽全力,支援粮草,帮他顺利收复了新疆,这事之后,左宗棠才对曾国藩心悦诚服。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送去一幅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之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曾国藩为人谦卑拙诚,藏才隐智,忍辱负重,既有效地保护了自己,又从容地观察时局变化走势,顾全了大局,获得了常人难以得到的成功。正因如此,他才成为“千古第一完人”,以至于针锋相对的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对他一致赞同,佩服有加。
两位僧人的对话,把“忍”的功夫推到了极境。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的智慧,表现为懂忍、能忍、会忍。懂忍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明白忍字头上一把刀,忍是对自己的修炼;能忍的人,一定有格局,他们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是对自己的考验;会忍的人,一定修养好,他们理解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是对自己的保护。懂忍、能忍、会忍的人表现为,吃亏之忍会有褔,欲望之忍少惹祸,交际之忍多朋友,金钱之忍少烦恼,处事之忍品自高,亲情之忍家庭和。成功人生的蜕变,往往是从学会懂忍、能忍、会忍开始的。
能“装”学问多,会“忍”乾坤大。装是生活的成长,忍是人生的阶进。人的成熟其实不过是学会“装”和“忍”。
2021年7月3日
写于南湖之畔水域天际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78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5日 下午3:46
下一篇 2021年7月15日 下午3:42

相关推荐

  •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口渴了,需要喝水;当我们工作累了,需要休息;当我们失落时,需要被爱;当我们成功时,需要人鼓掌...我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保持活动。著名的人本主义心...

    2022年5月31日
  • 摆脱折磨人的自卑感

    媒体采访李嘉欣,问她生得这么漂亮,是不是从小就很有优越感。 她却说小时候很自卑,上学的时候戴着厚厚的瓶底眼镜,也不懂打扮,根本没有追求者。 亚洲第一美女林青霞也从不觉得自己有多美。...

    2021年1月21日
  • 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将开始为你升级关于财富的第 4 个核心认知。 在 2500 年前,有一位叫昂蒂帕克的旅行家,他写下了世界七大奇迹的名字,但很可惜的是,除了金字塔之外,其他的 6 个,已经全部...

    2022年3月20日
  • 一辈子等一句话的总是女人

    老夫老妻争吵埋怨了大半辈子,争吵得不亦乐乎,埋怨得不离不弃。 提起以前恋爱的事,老婆仍一肚子委屈: “说起我们第二次见面那才气人呢!那天下雨,约了晚上六点见面,我买了两瓶酸奶在商场...

    2021年1月11日
  • ​受过伤的男人即使他事业上再成功,在感情上他永远是个失败者

    不是只有女人才会在爱情里受伤,有些男人也会。 男人不是一开始就变坏的,是因为他们受了伤。 受过伤的男人曾经比女人还痴情,他们付出过全心全意的爱,直到女人把他甩掉。他们哭过、求过,女...

    2021年1月4日
  • 富人越富,普通人如何逆袭

    今天,我们从一部纪录片开始说起,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人生七年》 它拍摄于1964年,至今已经有50多年了。纪录片讲述的内容是记录英国的14个孩子,从他们7岁的时候开始,每隔七年就...

    2022年3月20日
  • 找人,经常我说要超配cfo。在成功的公司啊,cfo都是超配的,什么叫超配啊?阿里巴巴当年的cfo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第18名员工,马云还在家里办公的时候,他就上班了,后面我说到,腾讯...

    2022年3月13日
  • 付出过多的「情绪劳动」,怎么样才能快速恢复?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明明睡饱吃饱,但是一干起活儿来身体就像被装上了慢速器,动作迟钝,精神涣散,只要脑子一要开始思考,来势汹汹的睡意就能让你先发呆个半小时,接着把手头的东西抛之脑后...

    2022年3月25日
  • 如果可以不食言

    “如果可以不食言,结局一定不是这样。” 女人总喜欢把结局假设得更合理一些,更心安一些。 “如果那次他能来找我,我一定会原谅他!” “如果他真能过来道歉,我们肯定不会分手。” “如果...

    2021年1月24日
  • 余生,去爱那个对你主动的人,去寻找那个心里真正有你的人

    文/莫小葵 马克思曾经说过:“世界上,唯有爱情和咳嗽无法掩饰。”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是无法掩饰的,不管是你的眼神,还是你的动作,都会透露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不会让你等待,他会对你主...

    2020年12月8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