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诀窍是什么?常见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 初欣运营网-ag真人手机版-ag真人试玩平台

很多人在写作时,经常有写不出东西的困惑,或者看了很多,有很多想法,但提笔时,就卡壳了。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生活面比较窄,其实很多大作家,比一般人的生活面还窄,所以写不出东西并不是生活贫乏所致,问题主要出在思维方式上。

「思维方式」,就是怎么想的问题,而写作的思维方式,就是运用主体思维,「抓住自己写」,这就是写作最大的窍门。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讲一些该如何运用主体思维呢?

一、从自身出发,文中有「我」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写作其实也是一种销售。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向读者销售我们的情感,知识,经验和价值观。

读者为什么要相信你写的内容,为什么要认同你阐述的观点。你是否让读者看到了真实的故事,你是否让读者看到了价值和他们自己呢?

很多人在写一个话题时,不会用主体思维去思考。例如,一个关于「大学生活」的话题,写的时候就不要只写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不同,学校的环境氛围,教学质量等等。这些侧重的都是大学的外在形式,人们其实是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某些方式获得的。这属于客体思维,不是写作主要考虑的思维方式。

我们讲主体思维。你应该构思的是,你对大学有哪些理解和认识,大学生活让你体验和感受到了什么,收获了哪些成长和突破,有哪些可以提炼出来的经验教训可以拿来分享等。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平时在看别人的文章时,如果这位作者写得内容非常好,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位作者利用了主体思维。他会以自身为出发点,去表达自己和读者之间会交叉的思想观点。

比如,蔡康永在他的书《为自己活一次》中,很多地方都有写到「我有一个明星朋友……」「我当时就在想……」「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等等。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这样会拉进读者的距离,真实、自然,也让读者感受到文中确实有作者的灵魂,即文中有「我」。

以自己为主体构思全文,并不是要你全篇都只写自己,自嗨,全然不顾读者的感受。是你无论讲到什么,都能体现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而不是盲目地看别人怎么写,书上怎么写,媒体怎么宣传。

好比你自己手握方向盘,那就可以变道行驶。方向盘就是「你的主观引语」如「我经历了一件什么事,过程是怎么样的,最后我有了什么感悟思考。」变道行驶就是你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讲述别人的故事,或写其他的话题内容。如「曾听过一个视频中的演讲……」「最近公司的一位同事……」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去长城玩了一圈,回来要写个小感悟。用主体思维,你就可以写去了长城你有什么感想,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你一个人有没有孤独的感觉等等。这样就可以从景物带出思绪,然后感动读者,大家想想古代写景物的诗词,是不是都是这样操作的。但如果你非要写长城很长,上面砖头很大等等,这就真的没有意思了,而且你也写不了多少。

再次强调,写文要抓住自己写,运用主体思维,这样写文就有了最基本的方向。写文章,无非就是把我们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认识、评价等表达出来罢了。

二、读者更想知道你的思考是什么

我们在读别人的好文章时,往往会觉得别人写得故事很真实、共情,内容也很有深度,可读性强。这其中,有作者好的语言功底,但多数时候,还包括外来素材的引用,比如,警句名言,名人故事,书籍段落,经典台词等。

但许多写作新手自己在写时,会想当然地以为引用的好素材越多越好,说明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有说服力度。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

首先,你可以引用素材,增强文章的丰富性和可读性。但你不要瞎用,不要一股脑地全都照搬过来。否则,读者看了,只会觉得你在堆积材料。因为这考验的不是你的写作思考能力,而是你的搜索素材和整合组织的能力。其实最稀缺的是作者本人的态度和想法。

我有一个学员,有次他给我发了一篇关于拒绝的文章,让我给些点评建议。当时我看了他的文章后,就大夸他的文字功底很强,语言表达很好,还把几个我认为写得特别好的观点截图发给他。不过,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引用的名言有点多。

但没想到他之后竟然回我:「老师,你说的那几段好观点也不是我写的,是蒋方舟说的。」

听完他的回答,我顿时感到很惊讶,怎么一整篇文章下来,绝大多部分的内容都是名人的素材和观点呢?3/4 的引用 1/4 的思考=没多少思考,甚至是零价值思考。

最后我给他讲,你再回过头来看你的这篇文章,把人家惊艳的观点等都摘出来后,你还剩些什么,还有没有深入人心的观点?如果有,有故事,也有金句,观点,那还好,引用的内容只是起丰富素材,增强可读性的作用。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内容真的不好了,没那么惊艳了,更没有太多思考价值了,那这就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这里有一个小建议:

引用别人的素材后,再输出自己的故事或观点时,你就得想办法和别人(故事经历)建立联系。从别人身上,你能联想到什么?结合你自己的认知,你所了解的大众现象,包括你自身来构思。实在想不出来,就问你自己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其实,在此之前,你的潜意识里,已经预设了某些观点。只是它比较模糊,但还是有一个大方向的。

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不是这篇文给读者提供了哪些信息,而是创造了多少思考价值。

如果你想蹭热点,抓住读者的眼球,那可以先描述一下热点事件的现象。但你不能整个下来都在讲这个热点,因为这就像新闻报道,读者没必要在你这里看,网上各个渠道也都可以搜到。读者更想看到的是你对这个热点产生哪些思考,有哪些看法和观点。

「言为心声」,写作就是作者独立思考的过程,读者看你的文章时,主要是为了想看你怎么说,而不是特别关注在你的文章中别人说了什么。

三、跳出自己的世界看自己

我们都知晓一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没错,我们发现不了,运用不好主体思维,多数是因为我们处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没有跳出来,没有客观地再去看待自己的作品。

可能很多人确实是以「我」为出发点来写的,但是往往写着写着,就切换成了严重自嗨的模式。这就说明主体思维用过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度。

拿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为例,题目为《男朋友没房,我还嫁吗?》,开头先讲了我和女朋友二胖在练车期间和一位女孩聊天买房的话题。这是从我自身出发,讲自己的经历。接着,这位女孩就提起了自己男友目前还买不起房子,所以家里人强烈反对她嫁过去。这是由我来主讲别人的故事。

最后,听了她的故事,我得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说:「房子很重要,车子很重要,但日子长的很,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那个人。」这是我所认知的第一标准。同时,这段也是我跳出来了自己和自己讲述的别人的世界,然后客观地看待这件事,输出我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所以,主体思维大致也是这样的结构。你要让读者从头到尾都感觉到有你作者本人的参与。哪怕你讲的是别人的故事,也尽量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关键的一点是,你要适时跳出来,客观地对待这件事。好多高手的文章中,中间穿插的金句和观点都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提炼出来的。否则,你早就刹不车写下去了。但至于写的什么,有时自己都被搞糊涂了。

张德芬在代表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写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成为了灵性成长之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很多人不理解,外面纷繁复杂,怎么会只有我自己呢?其实这句话属于灵修学中的一个观点,即万事存在是一回事,你对他们的认识又是一回事。遇到事情,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时候,你都要学会向内看,因为觉察和自省是一切成长的开始。但是如果你没有从自身跳出来看自己,那就很难洞见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事、物有着怎样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外面的一切事物,在我们的理解中,都是我们自己的体现,文章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外面的人和事,其实都是在写自己,写那个能跳出你世界的自己。这便是写作的最大窍门,也是主体思维的魔力所在。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80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9日 上午8:14
下一篇 2021年7月21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 养了个羊怎么火起来的 自媒体运营在“羊了个羊”获得的启示

    最近,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游戏爆火。一个话题火了,总有很多人跟风,和“羊了个羊”相似的游戏竞相出现,但它们并没有激起很大的水花。本文从自媒体运营角度分析了“羊了个羊”带来的启示,...

    2022年9月20日
  • 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将开始为你升级关于财富的第 4 个核心认知。 在 2500 年前,有一位叫昂蒂帕克的旅行家,他写下了世界七大奇迹的名字,但很可惜的是,除了金字塔之外,其他的 6 个,已经全部...

    2022年3月20日
  • 中年人,少管闲事,少去多事,少操心事

    如果说这个世界有公平的话,时间算是公平的了,当然,空气也算一个。转眼之间,竟然成了中年大叔,自己老觉着年轻,可日渐增长的年龄不得不让你觉着就是老了。 看看和自己同龄的村里从小一起长...

    2021年3月13日
  • 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只讲道理

    我们常说:以理服人。 无论做人做事,都逃不过一个“理”字。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 好多道理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的。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 很多时候,讲道理只是浪费时间、浪费口...

    2020年11月18日
  • 如果生活太苦,愿你善待自己

    文/写意文案馆 小时候的我们,非常渴望长大,认为长大了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总以为长大了生活就容易了,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用被父母约束。当你真正长大了,才发...

    2020年12月7日
  • 在那些可进可退的爱情中,如何选择(下)

    我来了,你走了 阳光好的日子,我会想起他;下雨的日子,我会想起他;大风刮走树上的黄叶时,我会想起他;至于下雪的时候,我要给他打电话。 北京的雪,多半在l1月初开始,像小草发芽那样,...

    2021年3月19日
  • 运营的任务是什么 运营需要做什么

    许多运营人进入职场一段时间以后仍然有一个迷茫期:说不清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好像什么都会点儿;但是又好像不是特别精专。时间长了,技能没有提升,也不知道怎么自我赋值。

    2022年9月8日
  • 如何日常建立素材库和积累素材?有什么方法?

    写作到了一定时期,难免会遇到瓶颈,比如没有东西可写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写作本身就是输出的过程,如果我们持续输出,而没有输入,不去积累,很快就会被掏空,导致写不下去了。 但我们也会...

    2021年7月25日
  • 是拖延症,还是原本就是无心?

    文/张晓芳 单位搬迁时在拼多多上买来一盘红掌,换上当地花圃买来的营养土。不知啥原因,红掌叶一片片渐渐枯萎卷缩。上网查过原因,有说是什么霉斑病,有说是泥土问题。咨询过当地花圃种花老板...

    2020年11月16日
  • 免税店(免税店比专柜便宜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免税店? 2、免税店和专柜的区别 3、中国免税店有几家 4、免税店是什么 5、中国有哪些免税店? 6、免税店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免税店? 口岸进境免税店是设...

    2022年9月24日
网站地图